嫉妒很常见,越是小时候可能越容易有嫉妒心,嫉妒邻居家有钱,嫉妒别人的玩具,嫉妒别人的学习成绩,正向的嫉妒可能引导一个人想办法让自己更好,但更多的嫉妒让人烦恼焦虑,心神不宁,徒增烦恼。
有时候家长错误的教育也在助长和引导嫉妒这种心理,看到自己孩子在一些地方不足时,一种常见的论调是,你看看谁谁谁的孩子,人家为什么能考高分,同样的老师,同样的试卷,为什么别人可以靠高分而你不行。
关于这个论调,也见过孩子这样顶嘴自己父母的:为啥咱家收入没人家高,为什么咱家的车没人家的高级~当然这样的顶嘴一般都是灾难性的,但是这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,这种嫉妒毫无意义,除了增加冲突和烦恼。
嫉妒本身一种贪心,人们贪图别人身上的闪光点,在看似同样的条件下,认为别人行,那我们应该也行,如果不行,就可能产生嫉妒,会去反思自己。
实际上,一个人是多方面的,真的嫉妒,可以假设我们可以成为嫉妒的那个人,那我们不仅仅应该接受嫉妒的那个点,还应该接受他的成长环境、挫折失败、顺境逆境、感情史、朋友关系以及各种成长故事,如果这样,我们还愿意去成为嫉妒的那个人吗?
不会,如果这样,我们更愿意做自己。
如果我们不能接受他的所有,成为他,那我们只去羡慕他身上的一个闪光点,去嫉妒,就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。
所以,没人值得羡慕,也没人值得嫉妒,我们看到的也都只是这个人的一部分,可以学习这个人的优点,思考他如何做抉择,但嫉妒,羡慕都是一种不切实际贪心,没必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