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是到了一定了年龄了吧,现在会很注意自己的精力。
以前没啥感觉,总觉得精力无穷无尽,打球、写代码、搞博客,搞项目,各种折腾,乐此不疲,累了睡一觉,起来继续折腾。
但从最近这两年开始,开始有意去注意自己的精力,精力是稀缺资源。
打球,我开始注意打球的频率,现在给自己设定的频率是一周打两次,最多打三次。
我喜欢打球,尽管打球锻炼身体,但也不能连续高强度打球,尤其我自己是内线打法,消耗比较大,过于劳累不仅需要更多时间去休息,还会增加受伤的分险。
所以现在打球,不再想着一直留在场上,能休息我就休息,让别人打,尽管有时好胜心驱使下,还是会卖力的争球拼抢,但每每喘气的时候都会告诉自己:慢一点、慢一点,别跑太快了。因此也开始改变打法,能投篮就投篮,能不跳就不跳,能走着就不跑着。
还有睡眠。
上个月买了一个行军床放在公司休息区,我现在非常期待中午的午休,吃完午饭溜一圈,然后上楼去休息区,躺平了睡一觉,非常舒服。
睡眠非常重要。
我记得有一次一个记者采访篮球巨星詹姆斯,问他保持精力的秘诀是什么,他的回答很简单:充足的睡眠,对此,我很认同,睡得时间久加上睡眠质量好,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源泉,这对任何人都一样。
而且午睡一小时跟夜间睡一小时完全不一祥,午睡一小时后整个下半天的能量状态完全不一样,而且午睡时,貌似能量储蓄的更快,我喜欢午睡。
我还记得莫言曾透露过自己的睡觉习惯,他说他夜里可以晚睡,但是午觉的习惯雷打不动,而且午觉会睡到自然醒,经常睡到三四个小时,当时我知道后可太羡慕了🥲
还有平时刷视频,看新闻,有时是一种放松,但有时是一种消耗,看一些视频、文章会持续的消耗自己的情绪和精力,看一会反而累,不如不看,闭目养神休息休息。
因为注意力也是我们自己的资源,把自己的注意力给了 A,可能给 B 的就少了,不一定都成立,但关注的东西越多,自己的注意力消耗肯定也越多,所以有时需要主动屏蔽一些干扰。
倒是看书,我觉得是一种可以让人静下来,保护自己注意力的方式,有时候可能心神不宁,拿起一本书,随便翻几页,看看自己感兴趣的,自己会很快静下来。
以上就是自己一些关于个人精力的感悟。